要想了解防水等級及對應做法,首先要從了解防水的分類開始。到底如何分類?
劃分依據又是什么呢?
傳說中的甲乙丙類為何物?
I、II、Ⅲ類又姓甚名誰?

下面,本文將為你解惑,從分類出發,懂劃分依據,曉不同等級,知對應做法,豐富防水知識的大道即將展開,各位看官,你,準備好了嗎...
工程按防水功能重要程度劃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按防水使用環境類別劃分為I、II、Ⅲ類;兩者綜合,工程防水等級劃分為一、二、三級,表格如下哦。不同等級到底做幾道防水呢?常見部位不同防水等級對應做法來啦明挖法地下工程現澆混凝土主體結構防水做法注意哦:水泥基防水材料指防水砂漿、外涂型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材料。平屋面工程的防水做法

瓦屋面工程的防水做法


當在屋面金屬板基層上采用聚氯乙烯防水卷材(PVC)、熱塑性聚烯烴防水卷材(TPO)、三元乙丙防水卷材(EPDM)等外露型防水卷材單層使用時,防水卷材的厚度,一級防水不應小于1.8mm,二級防水不應小于1.5mm,三級防水不應小于1.2mm。

室內樓地面防水做法

這塊得注意,墻面防水層做法是規范新增的,應符合下列規定:1、防水等級為一級的框架填充或砌體結構外墻,應設置2道及以上防水層。2、防水等級為二級的框架填充或砌體結構外墻,應設置1道及以上防水層。3、當釆用2道防水時,應設置1道防水砂漿,及1道防水涂料或其他防水材料。4、防水等級為一級的現澆混凝土外墻、裝配式混凝土外墻板應設置1道及以上防水層。恍然間,到了尾聲;諸位伙伴,關于防水等級和對應做法的知識,你了解了嗎?若有所需,可隨時聯系世紀洪雨哦,防水路上,我們并肩前行。